信息公开年报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政务公开工作办公室的指导支持下,我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政务公开为原则,以电子政务为载体,创新公开形式,完善公开制度,强化公开监督,全方位公开内容,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有效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0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我局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关科室各负其责,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工会协调,纪委督办,群众参与支持的工作机制。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领导小组把各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相关责任科室,并落实专人负责,保证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有组织、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信息公开

1、充分利用绵阳卫生网“政府信息公开栏”平台,对局领导班子分工、部门职责、内设机构、举报电话、行政审批程序、办事程序、规范性文件、工作通报、卫生信息等内容全方位的公开。公开本局的重要决策事项。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及时、主动、有效地向社会公开。如信访办理、扶贫帮困、惠民医疗、卫生民生、灾后重建、卫生防疫工作情况等重大事项,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公示、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2010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32条。

2、加强院务公开,督促并指导医疗机构公开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工作职能、服务流程、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药品信息和价格、分配方案、招标公示、干部任用、岗位聘用公示等,充分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组织开展了“为民健康,从我做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集中行动,医护人员的形象得到明显提升。将市卫生系统诚信服务评价部分综合医院单病种数据等在市卫生局网站公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病人的满意率达95%以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平均增长在20%左右,病床的周转率、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位居全省前列。

3、健全政务(院务)公开工作评议制度,精心组织实施《民主评议医疗机构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做到阶段前有动员,过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聘请了行风工作评议员,设置了行风评议监督电话、意见箱、电子投诉信箱,召开了多种形式的座谈会,虚心接受行评员的监督,行风评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行业风气进一步好转。局机关和市直各医疗单位结合各自实际,把群众关心的事权、财权、用人权等进行了公开,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和医患关系。

(三)以重大卫生工作为抓手,着力打造阳光卫生

1、推行科学决策,听取各方意见。2010年初,我局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召开了系统内知识分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设立了意见箱,通过互联网在卫生局主页上设置局长信箱,公开电话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政府信息公开以及各种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和完善了医学鉴定、预防医学、医疗设备招投标等专家库,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卫生管理行列中来,凡我局重要的卫生政策出台前,均充分征求各方意见,使政策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2、完善灾后重建项目监管,确保援建资金安全。我局成立专项督察组,严格按照《进一步加快全市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项目推进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项目建设内容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遵照《关于加强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监督检查的意见》、《绵阳市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监督办法》,从立项、规划、工程的预算和招投标等各个环节,严格规范操作,加大公开公示力度和信息披露力度,设立咨询、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救灾款物及时有效地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及时追踪国债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使每个项目按要求设置了资金专户,做到了专款专用,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顺利实施。全市卫生系统381个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落实资金36.53亿元,其中已完工351个项目,完成投资26.09亿元,全系统灾后重建项目中未发现不廉洁现象;全国、全省卫生灾后重建现场会先后在绵阳召开,我们总结出的灾后重建“十项制度”等重建经验受到卫生部、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

3、规范新农合基金管理,我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通知》、《绵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定点机构管理细则》,全市逐步形成了“内强管理、全方位监督”的新农合综合监管机制。一是新农合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了新农合服务协议,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规范、流程、资金等进行约束;二是建立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监督管理机制;三是会同卫生、财政、审计、监察部门,不定期对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四是建立省、市、县、乡新农合信息监管网络平台,实现了实时动态监管;五是建立情况通报机制,例会制度,通报运行情况;六是建立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我市新农合基金管理规范运行安全。

4、建立健全医疗设备政府采购监管机制。2010年,省财政厅、省卫生厅批准我市使用2009中央补助基层配备医疗设备采购结余资金712万元,用于购买国家“十一·五”重大传染病示范区项目急需DR设备共计14台件;受平武县卫生局委托帮助实施的设备采购计划1465万,共计1266台件。我局负责组织、监督与医疗机构、代理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并联系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对招标过程给予指导与监督;邀请市财政局到我局现场调研部门集中采购工作;多次组织医院及代理机构协调设备采购事宜,并听取各医疗卫生单位对《卫生部门集中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和建议。已完成医疗设备采购2993万元、1340台件,分别占计划的35%93%

5、加强药品器械网上阳光采购监管。会同市财政局、市监察局下发了《全市卫生系统医疗设备器械政府采购的意见》,对卫生系统医疗设备器械采购行为进行了规范,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实行医疗机构药械阳光采购,全市县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参加了四川省药品网上阳光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医疗机构阳光集中采购量占临床用药总量的比例达到90%以上,2010年,我市共有113家医疗机构实行了网上药品采购。定期组织对市直医疗机构药品采、供、销各个环节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参加四川省药品网上阳光集中招标采购情况、规范药品采购行为情况进行交叉检查和定期公布,监管有效有序。

6、加大市行政服务中心卫生“一站式服务窗口”工作力度,全面公开了行政审批内容和权限,公开了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批条件、程序、办理时限和标准,使行政审批行为更加公开透明。对市政府公布并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卫生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全部纳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编制了行政许可项目办事指南,对行政许可内容、设立依据、申报材料、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法定办理时限、承诺办理时限全部公开,并对审批事项统一上市政务中心网站公布。

窗口便民服务措施进一步强化,2010年我局窗口受理行政审批事项4820件,按时办结率达100%,提前办结率达90%。窗口行政审批工作量连续位居市政务中心前列,群众满意率达100%

7、值守行风热线,倾听群众呼声。开展了食品企业、大中型餐饮行业、农家乐、旅游景点学校和建筑工地食品等专项整治;受理“市长信箱”、“部门信箱”及市政府“12345”服务热线等交办事项,答复办理市民有关卫生方面的建议和意见40余件;市卫生局今年参加市纠风办、绵阳电视台、绵阳广播电台举办的行风政风热线直播4次,就市民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场外办理,办理率100%,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54件。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够到位。

(二)政务(院务)公开工作发展不平衡,个别单位存在公开形式单调、公开内容不全的现象。

(三)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和工作开展情况月报制度还须进一步健全。

(四)网上公开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公开的及时性、规范化、制度化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11年工作安排

一是以构建和谐卫生,服务绵阳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推进卫生工作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和医患关系,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健康权。

二是加快建设局机关与直属单位、县市区卫生局之间的网络通信平台,实现上下级间的文档传送电子化,实现异地远程协同办公,提高行政效率,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三是进一步巩固、规范和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深化和拓展、规范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的内容、程序和监督保障措施,注重政策依据、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的公开,积极探索政府信息公开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规范化,不断提高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

四是探索多种模式,加强信息公开。借助社会力量,通过共建和授权建设医疗卫生服务网站等形式、增加政务和院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以服务为导向,以便民为目标,广开政府信息公开渠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医院开展网上挂号、网络实时咨询交流、远程诊断、远程教学和网络答疑等活动,实现公共医疗资源广义程度上的共享。

五是进一步丰富政府信息公开实效创新公开形式。结合卫生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和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的形式,继续推广政府信息公开栏、公开电话、公开办事指南等公开形式,充分利用网站、政府新闻发布等渠道,积极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综合利用多种形式公开政务。

六是加大网上公开力度。充分利用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机遇,继续完善卫生系统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网站的内容,保证内容准确完善,拓展网上公开的范围,设立解决卫生疑难问题的快速通道,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要充分利用网站的功能,对卫生系统重大事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药品招标、重大项目工程招标、内部审计工作、财务管理制度、重点督办项目开展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全部上网并向公众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七是加大灾后无大疫、卫生民生工程监督力度,尤其是抓好灾后重建项目经费公开,部门采购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公开,防止在项目建设和招投标过程中出现腐败。抓好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开,保证各级医疗机构真正做到阳光收费。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公开,预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出现阴影。抓好人事聘用、干部任免、职务晋升公开,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选人环境。

八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学习型服务型机关建设。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做好医疗卫生方面的集中行政审批工作;增强服务型、法制型、学习型、创新型机关建设,坚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进一步转变作风,坚决杜绝目无法纪、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的事件发生。